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峡木雕微型船模代表性传承人——陈昌石

三峡木雕微型船模是流传于峡江流域的传统技艺类项目。项目传承人以峡江上航行的各类木船及其历史场景为原型进行创作。在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修建之前,峡江流域航行的木船达200多种,常年停靠在宜昌大南门码头的船达千余只。大坝修筑之后,三峡木雕微型船模又让历史场景和珍贵记忆通过木雕微型船模得以复活,留住了宜昌航运文化、码头文化,也留住了宜昌的城市精神。

陈昌石是三峡木雕船模的工艺大师和核心传承人。他于1948年出生在宜昌市老城区南正街。儿时的他,最喜欢看长江中来来往往的木船,那些在长江中穿梭的木货船、木客船、过江的划子成了他眼中最美的风景,他熟记各类木船,熟悉码头生活。十二岁的时候,他有个偶然的机会,跟随著名三峡木雕船模传承人龙云华学习雕刻技术。之后,他学习峡江流域多种木船的木雕船模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大坝修建,各式木船及生活场景迅速消亡,为留住历史记忆,他大胆突破和创新,把人物和历史场景融入木雕船模制作过程中,从而让其作品独树一帜。

陈昌石的作品已被北京、香港等地的多个私家收藏,成为公认的三峡木雕微型船模制作的工艺大师。他基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经验----在长江边上的所见所闻和发挥创新精神,把筑坝前长江上的人物和历史场景融入木雕船模制作中,复活了大坝修筑前长江码头和码头社会场景,使得木雕船模集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于一身。

2017年,陈昌石谱系徒弟2名,一般徒弟(学生)上百名。西陵区民间文艺间协会在陈昌石处建立了项目传承基地,基地还与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民间文化进校园”实践方式。这一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始有了生气。